父母亲在辅导孩子时,应考虑到学龄前孩子的特点。孩子除了只有前述好奇心及求知欲的特点外,其身心亦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因此,其学习反应带有很大的具体性、不稳定及随意性,在辅导时应诱导、启发其求知欲及好奇心,不应强迫灌输知识。所有的学习活动应和孩子的生活、游戏连接,尤其应特别注意趣味性。具体的方法如下:
1.正确地组织和指导游戏活动,从游戏中发展孩子的聪明才智
游戏是孩子最主要的学习活动,也是促进孩子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方式。孩子的游戏有许多种类,例如创造性游戏:平面和立体的造形、拼贴、压印等绘画活动;看图编故事、玩木偶、故事接龙;自唱自演,随音乐自由创作的动作等。感觉运动游戏:可安排走、跑、跳、爬、推拉、跳绳、拍球等锻炼大肌肉的游戏;可以安排剪贴、玩黏土等锻炼小肌肉的游戏;也可以运用有关视、听、触、嗅、味等游戏;模仿家庭角色或社会上的人物,玩过家家等等。孩子由于知识经验少、独立活动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游戏时尽可能要有引导,给予积极的协助。
2.要循循善诱,启发孩子求知、探索的欲望
孩子的知识经验缺乏,以及智能正在发展,当他们接触到复杂的社会和大自然时,处处感到新鲜、好奇、疑惑。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头脑中藏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这是智慧的火花、创造力的萌芽。父母要能把握这大好的学习机会,循循善诱、启发其进一步探索的动机,以培养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意愿。
3.编述故事,用故事来扩大孩子的知识领域
一般来说,故事有内容、有情节、形象生动,孩子都非常喜欢,也容易接受。好的故事能扩大孩子的知识面,使孩子的智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父母在编述故事时,应考虑到孩子的身心特点,将一般知识融人故事中。讲述时,要有感情,把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用表情表现出来。语言明白、生动、通俗,避免用成人的语言。另外在故事中可穿插一些问题来启发孩子的思考,有时候也可用亲子故事接力的方式。
4.开拓孩子生活领域,培养广泛兴趣
经常带孩子接触大自然、社会中的种种事物,让孩子有机会到处游览。去博物馆、科学馆、动物园、公园、名胜古迹,让孩子体会世界的大、事物的多,也让孩子从参观中扩充见闻,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参观前后和孩子讨论,搜集整理资料,都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5.父母亲的良好示范作用,让孩子耳濡目染,继而模仿学习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亲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父母亲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目标。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所以说“孩子是父母的缩影”一点也不错。应该重视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把自己的好习惯、学习精神、创造开放的态度,在不知不觉中传给孩子,以产生良好的认同作用。
6.背景链接
18世纪、19世纪德国著名的诗人歌德,在幼年的时候,他的母亲每天都给他讲故事,而且在关键处就突然停住,让歌德接着去想以后的情节;第二天,在讲之前先问他是怎么想的,等他说完了之后,再继续讲究故事。歌德的想像力就是这样被逐渐培养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