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孩子一般都上了幼儿园,会和老师、同学有交往,同时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例如不敢认识新人,不主动去和陌生孩子一起玩,不喜欢让别人碰自己的玩具,对很好的朋友也很“斤斤计较”等等。家长遇到上述这些情况往往会从“讲道理”、“训斥”甚至打骂的角度解决问题,其实这样做对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并没有很好的改正效果。
同样是三四岁,为什么有的孩子合群,有的孩子不合群呢?我们需要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不合群。
一般来说,孩子不合群与家庭环境有重要关系。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度关切,事事代为安排,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就很少向人打招呼,因为总是父母先开口,教他叫叔叔或姨姨。还有的父母对孩子管得过严,平时不准孩子串门、找小朋友玩耍。长期失去了与人交往机会的孩子,也会习惯性地畏惧陌生人。如果父母的感情不和,孩子很容易在学校表现出暴躁、偏执或者孤僻的倾向。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不太合群,不必过分担心,或者说“你怎么这么胆小”之类的话,只要家长挤出时间来亲近孩子,他们很容易在交往上树立兴趣和信心。
比如说节假日,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或亲朋好友家走走,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开始时可陪伴在旁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当熟悉之后可让他们自己玩。如果孩子之间发生了纠纷,家长一定不要只站在自己的孩子立场上去说话,也不要只批评自家的孩子。在处理小朋友的矛盾时,家长要鼓励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另外鼓励相对弱势的一方积极争取属于自己的游戏权利。不论是和谁的小孩在一起玩,也不论孩子之间的年龄相差多大,家长都要做到一视同仁。
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培养交往能力的办法。体育是一种直接与人正面接触和竞争的群体活动。鼓励孩子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如果孩子在上幼儿园小班,家长可以问问他今天有没有做游戏,做得怎么样等。让孩子回忆在学校和哪些人一起玩,成绩怎么样等等,也是在帮助孩子体验合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