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宝宝频道 > 3-6岁育儿 > 3-6岁成长发育 > 正文

怎样引导儿童与同龄伙伴愉快相处

作者: 2012-12-29 18:48:21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1)创造合适的环境。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有位儿童心理学家从加入社会这一观点把游戏分成6类:

无目的的活动。什么也不做,只在房子里走动张望。多见于刚会走路的孩子。

单独游戏。多见于1.2岁幼儿,和别的儿童不发生关系,常自己玩。

旁观行为。看别的儿童游戏,自己不参加。有时开口让别人怎样怎样,但自己不参加。

平行游戏。使用别的儿童所用的同样玩具做同样的游戏,但不和别的儿童一起游戏。

联合游戏。和别的儿童一起游戏,有时还互相借用玩具,但尚未组织化。

协同游戏。集团意识明显,出现领袖当头有规则地组织化游戏。

一般从4岁开始,儿童在一起游戏的时间增多了,可是有些家长怕孩子把新衣服弄脏,怕被别的孩子打,甚至怕得传染病而剥夺孩子的游戏和交友需要,使孩子孤独,难与别人相处。这是值得家长重视和及时改正的问题。

(2)帮助孩子辨明是非,发展正常的友谊。到了学龄阶段,孩子模仿能力强,但辨别是非能力弱。随着接触社会面的扩大,父母如不引导交友。浍与坏孩子为伍。所以,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分辨好坏,提高识别能力,正常交友。

(3)注意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儿童思想单纯,不稳定,爱犯冷热病。有时,几个孩子一起好得不得了,有时却因一件小事,反目成仇。对人的评价也常常一好百好,一坏全坏。针对这种情况,家长要不失时机给他讲一些社会知识,讲述待人接物的准则和道理,培养孩子和朋友真诚和睦相处,先人后己,多为别人着想的高尚情操。

(4)增加社会交往并非无选择性。不少孩子由于受某些侠又小说和电影的影响,讲哥们又气。不少孩子为朋友去打群架,甚至打伤、打死别人,也有的成立帮派团伙,甚至有的男女混杂一起。这些无疑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因此,家长切不可为了增加孩子的社会交往而放松了管理,应随时注意交友动向,发现问题后,要积极引导,向孩子讲清友谊与帮派团伙的界限,讲清早恋的危害,帮助纠正偏差,发展真挚、健康的友谊,让友谊成为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