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在子宫内不是静止地、被动地生活,而是具有视、听、触觉能力,能主动适应外界环境,那么胎儿在子宫内学习就有了基础。那么,学习什么内容为好呢?
现在国内外安胎专家正在探索各种宫内学习内容,一般有以下几种:
(1)学语言
主要通过准父母和胎儿对话,让胎儿熟悉父母的声音,接受父母的温情。同时反复多倾听,并借此学习父母所说的一些基本语言。因此,准父母要耐心地经常重复一些简单常用的语句,如普通话、方言,外语的发音、字母、短句等,或者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诵诗词或散文,重复的次数多了,孩子就能加深印象。
(2)学动作
主要通过准父母的触摸刺激胎儿,并引起胎儿的积极反应,比如伸拳、踢腿、转身,寻找在羊水中平衡的感觉。同时,应满足胎儿的皮肤饥饿需要,通过动作的触摸形成体语,达到父母和胎儿的相互交流。这样的胎儿出生后比较活跃,好动而不死板,动作语言也较丰富。
(3)学习音乐和辨识音响
胎儿通过收听播放的特制安胎音乐,尤其是通过收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轻音乐,使胎儿得到良性刺激。也可通过准父母对胎儿唱歌,使胎儿感受到父母的爱心,并更好地理解音乐,同时刺激听觉器官更好地发育。
(4)学知识
主要通过准父母讲童话、神话故事和生活常识,让胎儿的大脑里储存一些信息,开发他的记忆能力,也可以适当讲授一些数学和动植物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以扩大胎儿的知识面。
也许有人会问,胎儿在宫内学习时,准父母要讲那么多那么复杂的内容,胎儿能理解吗?能记住吗?要知道,科学迄今告诉我们的是,人的大脑活动能力仅被用了百分之三四。为了开发那蕴藏着而尚未被使用的能力,难道我们不应该把一切可能性(也许是超越以往人们想象的可能性)寄托在胎儿身上吗?当然,学习的结果并不是说胎儿一定会成为神童,而是孩子借此可接受更多的信息,从而对他大脑和身心的发育带来很大的裨益。需要注意的是,准父母在教胎儿宫内学习时,方法不必强求一律,只要有一颗相信安胎有益的心,有脚踏实地的安胎行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