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孩子偷窃的原因。只有找出原因,因势利导,采取最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才能予以纠正。
经济原因:别的孩子去买糖果或去看电影,而自己的孩子没有钱。解决的办法是尽量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及适当的零用钱,或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到你经济条件允许的事情上来。
心理因素:有些孩子偷窃是为了填补失去父母关心和疼爱的空虚。所以父母要注意多给孩子一些爱护和关心,多陪孩子并努力了解他们。
不成熟行为:孩子尚未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他倾向于利己主又,以自我为中心,希望自己的任何要求都应立刻得到满足。他做事没有计划,不顾后果,不懂得私有权,也弄不清借与偷的区别,甚至拿了别人的东西不感到错误。这在独生子女中尤为突出。解决的办法是不断讲述其行为的后果,进而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
寻求冒险和刺激:有些孩子为了显示自己能干,为了冒险和体验刺激去偷窃。解决办法是为他们提供其他刺激性活动,并在活动中显示他们的能力,增强友谊,尊重其声誉等。
不良教育:有些家长有偷窃的恶习。也有的家长虽然不偷窃,但对孩子的偷窃行为有潜在的愉快感受,因为孩子的行为满足了这些成人的某种反社会性心理。如对孩子的顺手牵羊行为不以为错,-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恶习。解决办法是父母必须改变错误的行为和处理态度,
(2)要使孩子勇于承认错误。正视错误,是改掉偷窃行为的前提。发现问题并及时将物品归还物主。同时要致歉或赔偿,不要让孩子将错就错或存有侥幸心理。
(3)多用心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活动。父母应把偷窃行为制止在萌芽的阶段,不能放任不管。孩子物品中出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一定要追查清楚,并教育鼓励孩子将物归还原主:同时要为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物品。
(4)不遗留任何可能诱发偷窃的物品和时机。父母不要随便乱放零钱、钱包;去别人家作客,临走时提醒孩子把玩过的东西放下再走。
(5)家长要克制态度正确引导。当孩子真的有偷窃行为时,家长也不应过于愤怒、失望和吃惊,不要随便夸大事实,更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要正确引导和说服孩子,帮助他杜绝偷窃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