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妊娠呕吐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
①姜制半夏5克,生姜、茯苓各15克,糯米50克,先将三味药加水煎煮至沸腾,改小火煮20分钟,将药汁与糯米同煮为粥,每天服用1次,7天为一个疗程。如果效果不佳,可再另加黄芩15克同煮。
②取丁香15克、姜制半夏10克、鲜生姜50克,先将丁香、姜制半夏研成细粉,装瓶待用,再将鲜生姜捣烂取汁,把姜汁与细粉调和为膏,最后将药膏敷于脐部,敷贴固定住,每天换药1次,7天为一个疗程。
妊娠呕吐是指妇女在怀孕早期,经常感到恶心、呕吐,或者不想吃东西,一吃东西马上就会呕吐的这类症状。古人认为怀孕呕吐阻碍了正常饮食,所以又叫“恶阻”。《胎产心法》中就记载道:“恶阻者,谓有胎气,恶心阻其饮食也。”
妊娠呕吐的原因至今仍没有完全弄清楚,研究显示它与怀孕后体内HCG激素水平增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母亲血浆中胎儿DNA水平升高均有关,甚至与孕妇的社会地位、精神状态也有联系。不过对于妊娠呕吐,我们倒可以将之理解为:胎儿与孕妇在最初的相处时并不融洽,正处于磨合期。毕竟母亲的肚子里突然有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肉疙瘩,母亲的身体一下没反应过来:啊,你是谁啊?快走开!于是就通过呕吐的方式表现出来。等母亲的身体完全适应了胎儿,和胎儿和谐共处后,妊娠呕吐也就自然消失了。所以孕妇出现呕吐时,家里有过生孩子经验的老年人都会安慰她:别慌别慌,吐几次就好啦!
虽然妊娠呕吐能够自动消失,但呕吐的持续时间却长短不一。我见过有些患者甚至会连续三个月都在呕吐。有没有办法减轻她们的痛苦呢?有,姜夏茯苓黄芩粥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它的做法很简单:姜制半夏5克,生姜、茯苓各15克,糯米50克,先将三味药加水煎煮至沸腾,转小火煮20分钟,再将药汁与糯米同煮为粥,每天服用1次。如果效果不佳,可在上方基础上另加黄芩15克同煮。
半夏、生姜都是历代医学治呕吐的重要药物。两者搭配起来使用,更被认为是止呕圣药。汉代医圣张仲景治疗呕吐时特别重视半夏和生姜,在他所著的《伤寒论》著作中,可以说止呕不离半夏与姜。半夏治疗呕吐的二十一方中与姜配伍的就有十七方之多。
生姜与半夏止呕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也得到了现代医学研究的证实。药理研究发现,生姜止呕的机制在于它能够抑制胃肠的运动,松弛胃肠道的肌肉,这样就可以缓解反胃、恶心的感觉。半夏能止呕,则与它能激活迷走神经传出活动有关。至于茯苓则是调理脾胃、宁心安神的良药,其所含的“三萜化合物”成分同样具有止呕功效。
姜夏茯苓黄芩粥止呕的效果是肯定的,但要着重说明,方中的半夏必须是炮制过的半夏,不能使用生半夏。因为生半夏被认为辛温有小毒,但炮制过毒性就非常小了。炮制半夏常见的有法半夏、姜半夏等,以姜半夏为佳。如果以姜制过的半夏其毒性就微乎其微了。中药药理学中有句话叫做“半夏畏生姜”,意思就是说半夏与生姜在一起后,生姜就能把半夏的毒性克制住。在本方中,炮制过的姜半夏仅使用5克,生姜却有15克,是半夏的3倍,足以克制半夏毒性了。合在一起煮粥服用,孕妇吃起来就能保证安全,既能起到止呕之效,又不用担心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况且,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半夏对于胚胎的生长发育并无影响,这更加证实了半夏用于妊娠呕吐的安全性。
那为什么要加用黄芩呢?从中医来说,黄芩有清胃火、清上焦之火的功效。而从现代医学来讲,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孕妇剧烈的呕吐与胃部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多项研究均显示,妊娠呕吐症状明显的孕妇们,查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几率要远大于无呕吐症状的孕妇。黄芩恰好具有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使用它正好对症。历代医家均认为,孕妇使用黄芩不仅安全无副作用,还具有安胎之效。元代医家朱震亨更将其称为“安胎圣药”呢。
如果孕妇对吃中药比较抗拒,无法下咽的话,别急,还有一个不吃药的办法:取T香is克、姜制半夏10克、鲜生姜30克,先将丁香、姜制半夏研成细粉,装瓶待用,再将鲜生姜捣烂取汁,把姜汁与细粉调和为膏,最后将药膏敷于脐部,敷贴固定住,每天换药1次,7天为一个疗程。
这里再提醒一下,有孕妇怕呕吐,不吃东西,这是不对的。不吃东西不但不能减轻呕吐反应,反而会让孕妇缺乏营养供给,对胎儿非常不好。相反,随时吃东西,妊娠反应还能减轻一点。建议早上起来先喝杯牛奶,少吃多餐。另外,除了按上面讲的方法治疗,研究发现妊娠呕吐与心理因素也有密切关系,因此还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以最大限度地缓解呕吐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