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性格正在慢慢形成,有些宝宝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什么都敢尝试,但是也有一些宝宝比较胆小,平常就安安静静,沉默寡言,也没有很大的冒险精神,不想跟别人一起玩,胆子也比较小,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吓哭,跟别的同龄宝宝不一样,既不爱玩也不好动。他们总是很腼腆,说话的声音也小得跟蚊子一样。他们对爸爸妈妈很少提什么要求,也不敢一个人独处。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胆小宝宝。那么,为什么有些宝宝胆子大,有些宝宝却胆子小呢?其实,宝宝出现胆小的情况是有很多原因的:
1.环境原因
有些宝宝胆小是因为周围环境的关系。因为现在大多数家庭只生一个宝宝,因此宝宝的活动范围特别小,总是跟大人待在一起。有些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就将宝宝留给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如果没有经常将宝宝带出去“见世面”,宝宝接触外人的机会就非常少。这样就容易养成宝宝依赖大人的毛病,无法很快地适应新环境,一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或者看见一件没见过的物品,就会出现恐惧的心理。这样,宝宝一被生人抱就哭闹,大人声音稍微高一点就会瘪嘴准备嚎哭。有时候带宝宝到公园去玩耍,如果大人在的时候倒还好,可是一旦见不到自己熟悉的人,宝宝就会变得畏畏缩缩。等会说话了之后,他们的表现就更胆小了,不敢跟自己不熟悉的人讲话。
2.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当也是宝宝胆小的因素之一。有些家长在教育宝宝的时候,总是觉得跟宝宝说不清,索性就用恐吓或者威胁的方式来吓唬宝宝,比如在宝宝哭闹的时候,妈妈就会吓宝宝:“不要哭了,再哭妖怪要来吃你了。”在宝宝无理取闹的时候,跟宝宝说“再闹,警察就要来抓宝贝了。”或者宝宝不想吃饭的时候,家长又用言语来恐吓宝宝:“再不吃,再不吃就让外面的狮子把你吃掉。”宝宝不睡觉的时候,大人躲在门的后边模仿一些怪异的声音来吓宝宝。宝宝想要玩沙子,家长又告诉宝宝说沙子里面有虫子,会咬人的。这样长期下去,宝宝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胆小的性格,极度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存在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感。正因为胆小的性格,使宝宝失去了很多接触外界事物的欲望,也就少了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
3.保护过度
“宝贝,太高了,快下来。”“出门太危险了,还是在家里玩吧。…‘不要拿这个,这个不是你玩的东西。”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掌上明珠,父母都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有些家长对宝宝过于紧张,在平常的生活中对宝宝十分约束,什么都怕危险,什么都不让宝宝碰。
比如带宝宝去公园的时候,不让宝宝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怕别的小朋友伤到宝宝;宝宝一碰水,家长就大呼小叫,怕宝宝着凉,怕宝宝被溺,哪怕只是小碗大小的水。这种行为就会逐渐导致宝宝不敢尝试,也不敢反对。宝宝在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无法通过实践获得对世界的认知,长此以往,就逐渐养成了懦弱胆小的性格。
爸爸妈妈总是小心翼翼地看护自己的宝宝,对宝宝保护过度,怕宝宝走路的时候摔着了,怕宝宝玩玩具的时候磕着了,怕任何给宝宝带来不安全的东西,总想时刻将宝宝拴在裤腰带上,形影不离。这样也容易形成宝宝对家长的依赖性格,觉得自己是被保护的,是不需要去探索的。当宝宝逐渐长大,必须自己去面对世界的时候,这种依赖的习惯已经养成了,想要改变已经变得很困难。如果宝宝的能力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有所发展,那么宝宝就会出现“恐惧症”,大人一离开宝宝的身边,宝宝就开始害怕,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无法跟别人交往沟通。
其实形成宝宝胆小性格的因素还有很多,但是总的一句话,想要改变宝宝胆小的毛病,就一定要搞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宝宝的胆小,从而对症下药,让宝宝成为一个勇于探索新事物、勇于尝试、勇于挑战、勇于冒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