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在成长过程即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不足为奇的。有些问题是发展阶段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获得.会逐渐自行消失。如1-2岁时常尿床的孩子大了以后自然就好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上幼儿园后,逐渐变得合群了,但有的行为如口吃、多动症、学习困难等是由于先天体质缺陷和心理因素造成的,需要及时给予治疗,安排特殊的教育等。还有些不良行为如说谎、偷窃等,是受环境、教育背景影响的。做父母的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或周围环境都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要努力克服和消除这些不良的影响。
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年龄因素是其生理和心理发育成熟程度的标志,对心理障碍的早期发现也具有重要作用。如学龄前儿童自言自语可能是正常现象,而对学龄儿堂来说可能就是病态表现。因此,评价儿童心理正常与否及早期发现儿童心理问题,必须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同时还要结合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及教育文化背景综合判断。一般主要指征有:
(1)一般心理活动与年龄相适应的情况。
(2)言语功能发展情况。
(3)智力发育水平。
(4)社会适应能力。
(5)学习能力和一般运动技巧。
(6)情绪的稳定性、协调性及反应的适度与否。
(7)思维、情感与行为协调情况。
(8)认识活动水平。
(9)气质及性格特征。
(10)对白我行为调节控制能力。
(11)对自身的认识态度。
(12)社会道德规范的符合程度。
有些父母、老师对于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并不认为是不健康的表现。他们总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会好的:也有人认为是坏毛病,于是就通过打骂体罚来对待。应该指出,儿童的心理问题是由某些生理、心理及社会环境因素造成的,家长、老师以及一切关心儿童成长的人们必须及早发现并重视这些问题,及时请儿童精神科医生及心理卫生工作者进行鉴定确诊,然后针对问题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教育手段,以便每个儿童都能正常发育.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