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怀孕以后,母体内存在两种功能相悖的物质,一是促使子宫收缩而分娩的垂体催产素和前列腺素;一是阻止子宫收缩,有安胎功能的孕酮(黄体酮)。前者在分娩时在母体占优势,后者在怀孕过程中占优势。这种变化是怎样产生的?谁是主宰这一变化的动力呢?
20世纪60年代初,科学家发现临近足月的胎儿血液中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突然上升。于是人们在绵羊身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在两只母绵羊临产前26天,剖开腹部,将一根管子插入母羊的颈部大静脉。然后,每天通过管子给一只母羊的胎儿注入一定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给另一只羊胎儿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不久,接受注射激素的羊胎儿娩出,使产期提前了20天。另一只羊则足月娩出。这使人们注意到胎儿体内激素的变化所起的作用。经过一系列研究,人们发现,胎儿娩出是由胎儿自己发动的。
首先,临产的胎儿加快了发育,新陈代谢活动增强,因而出现甲状腺功能的亢进现象。这使胎儿体温升高,脑内温度更高些,使胎儿处于一种窘迫状态。这时,胎儿丘脑内的体温中枢对脑温的升高做出保护性反应: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激素又抑制了胎盘产生孕酮的功能,提高雌激素的量,也触发了前列腺素的产生,促进了垂体催产的释放。经过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分娩活动被触发了。
胎儿要来到人间,必须艰难地通过产道。在妊娠期间,胎儿位于骨盆上面,初产妇在分娩前4周左右,胎头位于骨盆入口,称为“入盆”。这时胎头偏斜向一边,也就是说,当胎头转向后侧或左侧或朝下时,要比胎头正面朝下时容易进入骨盆。这时孕妇下腹有坠痛感,觉得胎儿在下降,但上腹及胸中则舒畅多了。胎头降至骨盆,同时胎头转过来,转至前后轴向。因为骨盆出口处的最大直径,是前后方向的,胎头在这里又一次转动方向。总之,胎儿为了适应产道的形状和大小,采取了一连串的动作,以配合母亲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