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手爸妈来说,一下面对那么多教育宝宝的任务,一条一条数起来,大脑都觉得晕晕的。没有育儿经验的新爸妈们不要愁,任何事都有捷径,如果你能利用捷径,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关于宝宝的良好性格培养,当然也有捷径,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揭秘吧。
捷径一:在动作中培养
宝宝的动作发育从出生时就开始了。很小的宝宝,如果你打开包裹他的小被子,让他的四肢轻松起来,就会看到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小腿不停地弹呀弹呀,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但如果你总是把他抱在怀里,或:总是片J小被子扎紧了束缚着他,他的胳膊和腿就得不到这种在兴奋的情绪中加紧锻炼的机会,孩子很难活泼得起来。这种弊端是有恶性循环的,宝宝的身体总是受到束缚,他的翻身、爬、坐等很多动作发育就会比其他小朋友晚一些。
但动作发育对宝宝来说是很重要的,肢体动作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宝宝的灵活性,于部动作的发育能锻炼手眼协调、五指分工、双手合作等技能。无论哪一种动作得到了恰当的发展,都会让宝宝感觉到快乐,增加信心和自豪感。
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2岁以后,宝宝开始盼望自己做事,不冉求助于爸爸妈妈。比如这时他喜欢自己穿衣服鞋袜,爸爸妈妈的一个小帮忙会引发他们很大的情绪,宝宝很不高兴。怎么办呢?不妨让他自己试试,不论他做成什么样,你都要保持热情,只要是安全自,就让宝宝尽情地去运用他的大脑和四肢吧!
捷径二:在日常行为习惯中培养
宝宝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需要明辨是非,这种是非最好由宝宝来亲自体验,而不是爸爸妈妈的简单口授,因为对于宝宝来说,对他真正起作用的是形象,他们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们仍举收拾玩具的例子。当宝宝把玩具摆了满地,玩够之后,大多都是父母上场,边唠叨边收拾。这时不妨先不去给他收拾,让地上的玩具就那样乱放着,等宝宝再次进入玩具摆放的“场地”之后,跃入眼帘的是内已造成的一片狼藉,他会发现满地的玩具真是碍事呀!总是影响自己跑来跑去。这时爸爸妈妈再对他说,玩具这样放在地上可真乱,我们一起把小玩具们都送回家吧!然后带宝宝一起把玩具收回到陋固定的地方。等到地上的东两全部收拾干净了,宝宝又可以自由地跑来跑去了,这时再故作感慨地说:“真干净!”爸爸妈妈的话,以及宝宝所看到的场景和亲身的体验,会促使他认识到把玩过的玩具收起来的好处,几次过后,他自然就会养成习惯。这个过程教会宝--根据客观的事实来养成好的习惯。但这与每次玩过之后都由爸爸妈妈唠叨着收拾残局的效果就不一样了,没有感受到“乱”带来的痛苦,却只是感受到了爸爸妈妈的唠叨带来的痛苦,他还会生气呢-干嘛总训我呀,真讨厌!
捷径三:在高兴的情绪中培养
批评并不能让宝宝更努力,因为宝宝天生是喜欢怏乐的,只有快乐的情绪是他们学习一切的动力。如果爸爸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抓住他们的错误,没完没了地对他们进行指责,他就会觉得自已在爸爸妈的眼里简直一无是处了:聪明的父母知道保护宝宝的情绪,所以常常会从宝宝的缺点中找到优点,让优点来化解他的缺点。
比如宝宝用笔在墙上乱画,这常让爸爸妈妈生气。训他一顿、打他一顿,以后就不会再画了吗?这可不一定,小孩子是惯于“屡教不改”的。爸爸妈妈制裁得急了,他甚至会一反害怕挨骂的情绪——我就要画,你打我我也要画!这就麻烦了。
有一位妈妈没有这么做,她看到宝宝在墙上乱画,走过去很感兴趣地问宝宝在画什么,宝宝给妈妈讲解了一番之后,妈妈赞赏地说:“画得可真不错呀!”宝宝听了妈妈的表扬,很高兴。这时妈妈又说:“太可惜了,宝宝画得这么漂亮,如果能拿给奶奶看就好了。可惜画在墙上,没办法拿给奶奶看了。”宝宝的情绪就会被感染了,是呀,怎么办呢?妈妈再说:“这样好不好,妈妈给你拿个小本子,你在本子上画,画完了,我们去奶奶家的时候就拿给奶奶看。以后我们把所有的画都留起来,还可以拿给姥姥看。再说,妈妈也喜欢呀,还想放在箱子里留起来呢!”这样一通“忽悠”,有多少宝宝能抵抗得住啊!早都乐陶陶地追着妈妈找小本子去了。这种办法让宝宝的心情很愉快,列画画的兴趣越来越高,也能自觉地开始规范自己的画画“行为”了。
捷径四:先把自己教育好
前面的三条捷径你都可以不用刻意去做,但这一条你一定要做到,那就是先把自己的态度摆端正。
爸爸妈妈对宝宝的教育任务,包括为他提供认知活动的对象、引导宝宝进行活动、辅助宝宝的活动、帮助宝宝实现活动的愿望、保证宝宝的安全。
宝宝是通过和成年人的接触来了解世界的,而他接触最多的成年人恰恰是自己的爸爸妈妈,他用来感知世界的环境与物品,大多是由爸爸妈妈提供的。所以爸爸妈妈要首先认识到自己的这个角色的重要性,清楚自己对宝宝的教育负有哪些责任。
只有当爸爸妈妈端正了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位置,才能给宝宝提供一个更适合成长的空间,与更适合模仿的好榜样。有了这个保障,其他的捷径都会自然而然地被无意识地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