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
刚出生的宝宝耳鼓腔内还残留着黏性液体,妨碍了声音的传导。随着液体被吸收及中耳腔内空气的充满,宝宝的听觉灵敏性逐渐增强。新生儿出生后对突然的响声有反应,会受惊,会出现反射性四肢惊跳反应。
2周后出现明显听觉。如果用持续、温和的声音在离宝宝耳朵10~15厘米处进行刺激,宝宝会转动眼球甚至转过头来。当然,宝宝最喜欢听的还是妈妈的声音,听到妈妈的声音能停止哭泣,安静下来,这是因为在母体内时听惯了妈妈的声音,他很熟悉。
视觉
新生儿出生时,视觉模糊,但有光感反应。比如,当以强光照射他时,会引起他反射性闭眼,但眼的运动尚不协调,可有暂时性斜视及眼球震颤,出生后3~4周即消失。由于眼肌控制能力差,虽然睁开眼,但视线不会停留在任何物体上。经过光和物体的逐步刺激后,视觉开始集中注视眼前的物体。满月时,目光能注视近距离缓慢移动的物体。新生儿喜欢注视色彩鲜艳的物体,对红色和蓝色有不同的反应,喜欢注视轮廓复杂和曲线物体的图像。
味觉
新生儿有吸吮、吞咽的本能,由于味觉神经发育较完善,所以他的味觉很灵敏,对酸、咸、苦、甜都有反应。如,吃到甜味,可引起宝宝的吸吮动作,对于苦、成、酸等味,则可引起其不快的感觉,甚至停止吸吮。妈妈要记住,要是不想让宝宝养成只喝糖水的习惯,就不要给他喝糖水,给了糖水再给淡水,宝宝就不喝了。
嗅觉
新生儿嗅觉发育较早,能区别不同的气味,能通过嗅觉寻找妈妈的乳头。此时,嗅觉已经比较灵敏,比如,他喜欢妈妈身上的奶香味,喜欢闻果香味,不愿闻臭气。另外,妈妈也能通过气味“确定”自己的宝宝。于是,嗅觉就成了母婴之间相互了解的一种方式。
触觉
新生儿从生命一开始就已有触觉。早已习惯包裹在子宫内的新生儿,出生后自然喜欢紧贴着身体的温暖环境。新生儿喜欢妈妈怀里的那种温暖的触感,喜欢被轻柔地抚摩身体,这种接触能使他感到安全。新生儿离开母体后,会有很大的不安全感,特别需要妈妈的抚爱。当宝宝哭时,父母抱起来并且轻轻拍一拍,宝宝就不哭了。妈妈可在喂奶、给宝宝洗澡、换尿布时,轻柔地抚摩宝宝,尤其是面颊、手心等部位。通过抚摩既增加了母子感情,又加强了新生儿皮肤感觉的训练,可明显促进宝宝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能力。
痛觉
新生儿已经有了痛觉,但痛觉比较迟钝,尤其在躯干、腋下等部位更不敏感,所以,如果不小心把宝宝弄疼了,宝宝往往反应不明显。但刚出生的宝宝肌肤特别娇嫩,对外界环境还需要逐步适应,所以需要精心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