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记忆的特点

作者: 2013-05-06 12:51:56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1)婴幼儿以无意识记忆为主

婴幼儿时期,无意识记忆占据优势,有意识记忆还处在逐步发展阶段。婴幼儿最早、最容易记住的事物,往往是那些和他本人关系非常密切的东西和他感兴趣的事物。这种识记无预定的目的,是无意注意的产物。针对这一特征,在培养孩子记忆能力、教他学习记住一些事物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形象、直观、具体、生动、能引发孩子兴趣、吸引孩子注意的对象。由于孩子的有意识记正在逐渐发展,家长和教师要注意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其有意识记行为进行启发诱导。比如,让孩子开展表演游戏活动,在游戏中事先提出角色要求。在给孩子讲故事之前,提出要求复述的条件等等。像这样多加训练,能促进有意识记的发展。

(2)幼儿以机械记忆为主

由于孩子年龄小,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在记忆中,往往只能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采用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机械识记。比如小孩背诵一些他根本不理解的诗句、数字等,都是运用机械识记方法进行的。与机械记忆相对的是理解记忆,它是识记者根据本人对材料的理解,运用有关经验进行识记的方法。采用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好,但两者不相排斥,而且把这两种记忆方法结合起来,能够大大提高记忆效果。比如一首儿歌,帮助孩子理解之后,他就能很快学会。因此,在培养孩子记忆能力时,应教孩子从小学习运用理解记忆的方法。

(3)典型特征易于记忆

在很大程度上,幼儿记忆的效果取决于客观对象的显著特征和外界刺激的强度。比如,一个调皮好动的孩子,在观看长刺的仙人球时,你告诉他不要去碰,他或许转身就忘记你的告诫,但如果他不小心被仙人球扎痛了手指,你再去叮嘱他,他一定能牢牢记住你的话。事物鲜明的特征往往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较好的记忆效果。比如叫孩子记住拼音字母“O”的写法,可以用红色笔,用鲜艳刺眼的颜色突出“0”字像圆圈的特征,帮助孩子记忆。因此,在培养孩子记忆力时,要从小培养抓典型特征,有重点地识记事物的习惯。

(4)幼儿形象记忆效果高于语词记忆

形象记忆是借助具体形象进行的识记,如孩子根据直觉形象来记忆、辨认父母的容貌。语词记忆是利用语词进行的间接识记。由于幼儿语言水平较低,在这一时期,形象记忆力明显优越于语词记忆。但是,运用词语对记忆对象进行描述、说明,又能大大提高形象记忆的效果。因此,家长和幼师应该注意充分地用直观材料,加强语词的具体说明,使形象和词义在幼儿识记过程中密切结合,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记忆的发展。如让小儿看图识字、看图听故事等等。

针对孩子的这一记忆特点,还可通过发展孩子的联想来提高记忆能力。联想是指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与之更广泛的联系。如果幼儿联想丰富,就能充分把握事物典型特征,提高记忆水平。孩子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建立与之相关的联想越多,知识经验就会越丰富,所记忆的东西也会越多。比如,教孩子识“圆”字,可先让孩子观察圆球、圆盘,并引导他去广泛地联想与圆有关的物体,如月饼、套环、健身圈等,帮助孩子建立联想来进行识字。如在让孩子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时,可叫孩子去想像中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农民伯伯在地里锄草,汗珠纷纷滴落在土地上的情景,以帮助孩子记忆。培养幼儿的联想习惯时,可以收集一些直观生动的材料,分类整理、存放,供幼儿摆弄、体验,以留下丰富、深刻的记忆。

(5)幼儿记忆特点

幼儿记忆总的特点是学得快,忘得也快。比如你教幼儿念儿歌,教他念了几遍,他就能复述了,但过了一会儿你再问他时,他就可能忘得无影无踪。高识记率、高遗忘率是幼儿记忆的一大特点。

遗忘是人们对已经识记的事物不能(或者错误)再认或重现的心理现象。它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两种。它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有其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记忆是大脑皮层暂时建立的神经联系,如果不能得以强化,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联系就会随之消失。加上婴儿的大脑神经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孩子对所识记的东西很容易遗忘。另外,外界的强刺激、人本身的紧张情绪、疲劳都会产生遗忘。因此,在培养孩子记忆能力时,不要指责孩子“健忘”,不要强迫孩子识记或是在孩子已疲劳的情况下还要求他们去识记。要求孩子记住某些东西时,要设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然后再提出具体要求,使孩子对新事物能集中注意力的特点,发展良好的记忆力。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学习后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使已学到的知识得到强化,从而提高记忆效果,有效地减少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