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宝今年不足6岁,但他的言行和思维和同龄宝宝相比,明显大了许多。老师同事也觉得他不像6岁的宝宝,我也从来没刻意去教育他,只不过我们经常领他接触很多环境,他见过的或听到的,都能在恰当的场合发挥出来,这样F-去合适吗?我该怎么样引导呢?
针对宝宝身上呈现成人化的现象,有些爸爸妈妈认为有利有弊。被认为好的一面是,会照顾、帮助别人、能说会道、能办理一些大人做的事情;有的能认真学习并初步掌握某种技能;还有的能劝解大人吵架,在成年人中间传话、为别人保守秘密、分忧、承担责任等。
被认为不好的一面是,骂人、训斥人、管教人、能说出成套的大人话、讲究穿戴、追求享受等。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上看,表现在宝宝身上的上述两个方面,部属于不正常状况。因为宝宝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处于不成熟阶段,主要的表现特征是好奇心强、爱问好动、思想纯洁等,在做事及接触事物中,时常显露出幼稚和天真,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
在这个时期,他应该受到更多的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儿童启蒙教育,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从而使宝宝享受人生最幸福、最欢乐、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家庭是宝宝的第一所学校,爸爸妈妈是宝宝的第一任教师。因此,首先爸爸妈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对宝宝采取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方法,不要让宝宝过早“成人化”。要给予宝宝应有的“自主权”。宝宝好奇心强、思维简单,对具体事物缺乏较长时间的注意力。爸爸妈妈应正确对待宝宝的这些表现,不要以成人的标准、愿望、意志来要求和衡量他。把自由和独立还给宝宝,让宝宝自主选择、自由探索。只有这样,宝宝身心发展的巨大潜能才能得以挖掘。
不要让宝宝孤独,要让宝宝在快乐中成长。独生子女在家里常处于没有小朋友的孤独中,而孤独则会提早促成其外表的稳重。爸爸妈妈要尽可能地让宝宝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生活玩耍的乐趣。爸爸妈妈也应利用空余时间适当地同宝宝做游戏、唱歌谣、逛公园等,使他处于童真欢乐的环境。
让宝宝多接触大自然。宝宝在大自然中会毫无保留地展现自己的情感。爸爸妈妈应有意识地引导宝宝到大自然中观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并指导他参加一些实践。宝宝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感性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这样,既可抒发他的童真,又可增强体魄和学到知识。
因此,家长和教师在宝宝面前应注意自己的言行,讲文明、讲道德,为宝宝树立良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