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宝宝由于种种原因,两只眼睛无法相互配合成组运动,也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物体,这种情况披称为斜视,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病之一。斜视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宝宝的视力发育。
斜视有外斜和内斜之分,外斜就是通常所说的“斜闩眼”,内斜就是通常所说的“斗鸡眼”,婴幼儿的斜视以内斜居多。它们有些是先天的,有些则是后天形成的。先天性的难以预防,只有到一定年龄时求治医生治疗,但不少斜视的发生与婴儿期时的养育不当有关,这一点应当引起爸爸妈妈足够的重视。
但是,宝宝在出生最初几个月内,调节眼球活动的一些肌肉发育还不完善,双眼的共同协调运动能力较差,而且他总是喜欢目不转睛地观察周围事物或与人交流,再加上此时宝宝的鼻骨未能发育完全,两眼距离较近,所以有时会令爸爸妈妈感觉有些“斗鸡眼”。但事实上,这种现象对于4个月以内的宝宝来说,是一种暂时性的生理现象,是由其发育尚不完全造成的,通常随着宝宝未来几个月双眼共同注视能力的提高,自然就会消失。所以此时据此断定宝宝斜视,未免有些欠妥。
如果家长还是不放心的话,可以准备一把手电简,宝宝仰卧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然后在距宝宝双眼大约50厘米的正前方用小手电筒照射双眼。如果光点同时落在宝宝的瞳孔中央,就说明宝宝没有斜视,或者为假性斜视;如果光点一个落在瞳孔中央,另一个落在瞳孔的内侧或外侧,就可以判定为斜视,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如果经检查发现宝宝在4个月时已有斜视,可以试着用以下简单方法调节:
内斜:爸爸妈妈可以在较远的位置与宝宝说话,或在稍远的正视范围内挂些色彩鲜艳的玩具,并让宝宝多看些会动的东西。
外斜:经常转换大人与宝宝间的视觉,让宝宝掉换睡觉方向,并采取和调节内斜相反的方法;也可以让宝宝先注视一个目标物体,再将此目标由远而近直至鼻尖,反复练习,以助于增强宝宝双眼的聚合能力。
当然,造成婴儿斜视的原因有时并非是单一的,如经过4~6个月的调节仍无效时,就应当去医院治疗。一般人的视觉发育,从出生后3个月开始,一直可以持续到8岁左右,其中2岁以前是婴幼儿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如果治疗及时的话,就能很好地起到纠正眼位、提高视力的作用,但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就会造成弱视,使宝宝本应正常的视觉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治疗斜视越早越好。
要预防宝宝斜视,重在消除引起斜视的条件:婴儿床上方的玩具应多角度悬挂,尽量不要让宝宝长时间注视近距离及同一方向的物品;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避免宝宝的眼球经常只转向一侧造成斜视;不要长时间把宝宝放在摇篮里,家人应该不时地将宝宝抱起来走动走动,扩大宝宝的视野范围,促使其四处观看,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产生斜视。